在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新周期的关键节点,西凤酒以一场“秦岭论道”擘画了老名酒的破局路径。
10月23日,2025中国酒业发展研讨会暨西凤酒新品上市发布会上,西凤酒不仅系统提出“敬畏自然、坚守匠心、厚植文化、深耕用户”四大核心支柱,更以红西凤·公元陆壹捌与西凤露酒系列双线出击,展现出在行业变局中“守正创新”的战略魄力。
当前,白酒行业正面临十年未有的结构性挑战。消费需求分化、渠道库存高企、成本压力上行,使“存量竞争”成为主旋律。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在开场发言中,为当前行业形势定下基调:“从2015年到2025年,酒业始终在适应经济变革、匹配消费需求的螺旋式上升中前行。当前酒业调整的本质,是随着经济结构优化、人口结构变化而进行的自我革新,而这种革新恰恰是行业生命力的体现——只要精准锚定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脉搏,就能在变革中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邢春雷进一步细化了行业的“四大成绩”与“四大挑战”。成绩体现在产业基础持续夯实、结构升级加速、区域品牌复苏和数字化渗透加深;而挑战则在于消费需求分化、区域竞争升级、成本压力上行和厂商关系失衡。
在这一背景下,西凤酒的“秦岭论道”超越了普通发布会,成为行业寻求价值回归的思想策源地。
面对行业迷局,西凤集团董事长张正提出的“四大支柱”理论,为酒业高水平发展构建了系统性的价值底座。
生态是根基。西凤酒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秦岭北麓的自然生态视为凤香型白酒不可复制的酿造之本。从水源保护到绿色酿造,西凤酒将生态守护融入生产全流程。
匠心是灵魂。西凤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冯雅芳强调,凤香型白酒“醇香典雅、甘润挺爽”的独特风格,源于对非遗技艺的坚守——从立窖到挑窖的六甑工艺,再到百年酒海陈藏,每一环节都遵循三千年传承的酿造密码。
文化是内核。西凤酒新品红西凤·公元陆壹捌的推出,是其文化战略的极致演绎。该产品以公元618年——西凤酒前身“昌顺振”酒坊载册年份为名,将大唐气象与酒文化深层次地融合,让历史成为品牌最厚重的资产。
用户是导向。源流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肖瑶指出,Z世代消费者选择品牌时要么追求“敬重的前辈”,要么青睐“有趣的朋友”。
西凤酒通过布局露酒赛道,精准切入健康饮酒新需求,实现了从“老一辈名酒”到“新时代朋友”的身份拓展。
战略的清晰度一定要通过产品在市场上兑现。西凤酒此次双新品战略,形成“文化守正”与“需求创新”的完美呼应。
红西凤·公元陆壹捌是西凤酒叩击高端市场的“文化重器”。其选取3-5轮次发酵的核心基酒,辅以珍稀酒海陈藏,老酒比例优,香气层次丰富,瓶身朱红印章与酒海徽标彰显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
西凤养元春露酒系列则是切入健康消费新蓝海的“创新利刃”。以秦岭三年生椴木白灵芝为核心原料,采用现代科技萃取精华,再融合西凤酒百年酒海储存技艺,实现“非遗酿艺”与“本草智慧”的跨界融合。
西凤股份公司总经理张周虎在深度对话中阐释了支撑新品战略的系统性改革:“西凤酒一是坚持品质守正,坚守凤香型传统酿造技艺,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构建全链条质量安全体系;二是推进文化创新,建成西凤酒文化博物馆系统梳理酒文化脉络;三是探索生态融合,积极地推进酒旅融合项目与文化IP打造。”
尤为重要的是,西凤酒承诺全系列新产品实现“系统性、全方位的酒质升级”,并践行“提质不提价” 。在消费理性化的今天,这一举措无疑将极大增强市场竞争力。
西凤酒的雄心不止于自身发展。作为区域龙头,西凤酒正推动构建“宝鸡凤香型白酒核心产区”,整合本地原料种植、包装印刷、物流运输等配套产业,形成 “全产业链本地化”的发展模式。
宝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武发提供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宝鸡市白酒产业链已逐步形成以西凤集团为龙头,24家制酒企业为支撑,35户配套企业为骨干的产业集群。2024年,宝鸡市全市凤香型白酒基酒产量10万吨,出售的收益106亿元,其中白酒的酿酒公司数、基酒产量、工业产值分别占全省的25%、50%、75%。
同时,西凤酒积极构建“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新型厂商关系,打破传统“买卖博弈”,从渠道联盟升级为命运共同体。
在行业集体思考“何以为继”之时,西凤酒以“四大支柱”的战略定力和“守正创新”的战术打法,为老名酒群体提供了破局样本。其以品质为基、文化为魂、创新为刃、生态为脉的发展路径,不仅关乎西凤酒自身能否“加速重回一流名酒序列”,更将为整个中国酒业的价值重塑提供关键范式。
当头部名酒的远见与行动成为行业穿越迷雾时最稀缺的确定性,西凤酒的这份答卷,或许正预示着中国酒业从规模增长向价值跃升的时代转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